所以,林小七只允许姜淳于在屋里走动。
出来的时候,都是林小七抱着进进出出。
现在有了医院特批来的轮椅,林小七终于不用抱着姜淳于进进出出,姜淳于也感觉到了自在些。
出了医院的门,林小七问姜淳于:“要不要在外面转转,还是直接回招待所。”
现在才九点多,这两天天气特别好,这个点阳光照耀在身上暖洋洋的。
在外面反而比在屋里舒服。
“转转吧。”
姜淳于也不想回到招待所的小房间。
昨晚,姜淳于为了早点恢复,那个小小的房间就快被她踩平了。
累了歇,歇好了继续走。
转来转去,转到十点多,她才疲惫地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就那么大点地方,从门口到对面的窗口十三步,从窗口到床边三步,从另一侧床边到卫生间门口六步,从卫生间到门口两步。
她现在就算是闭着眼,在招待所的那间屋子里畅通无阻。
市里姜淳于经常来,不过每次都是开着车子,匆匆来匆匆走。
她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火车站、供销社、邮局,然后是国营饭店、医院。
去火车站是拿包裹,去供销社是帮基地的供销社带货,或者自己买些需要的东西。
去邮局是为了寄信,去国营饭店是为了给自己开小灶,去医院是给基地的小医院带些必须的药品。
虽然来了很多次,但是姜淳于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这个城市。
有什么好看的呢。
她见过大城市的繁华,也见过火奴鲁鲁的高楼和平民区,她还见过海洋的辽阔和荒原的枯寂。
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带不来新鲜感,也没有让她牵挂的人和事,所以留不住她的目光和脚步。
可为什么现在要走了,她忽然对这个城市又升起了期待。
她想记下它现在的样子,然后等三十年后,五十年后,再来看看它的发展,是不是如自己想象中的一样繁荣昌盛。
林小七见姜淳于看的认真,他也不说话,只不予不急地推着轮椅慢慢地走。
他们身后,两个身形挺拔高挑的男子在人群里穿过,或左或右,或前或后,但是都没有离他们超过五步之遥。
看着他们是毫不相干的一群人,和他们并肩走过一段路的人,甚至都察觉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姜淳于问林小七:“我们要不要买点当地特产带回去送给林老?这边的蜡染还不错,还有波波糖,黄牛肉也不错。”
“不用,你不是每年都给老爷子寄,他不差那点。”
“寄和买都是心意,空着手回去肯定不像话,还是带点吧。”
111基地上万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
人情世故,姜淳于就算不想懂,但是也跟着被迫跟着成长了许多。
比如她每年寄往各处的羊肉,干蘑菇、果干、花茶……
比如她年年送给基地领导的羊肉,大枣……
林小七拗不过姜淳于,还是陪她买了不少东西。说是不少,也就是几匹蜡染,几斤波波糖和黄牛肉。
姜淳于的钱财都在空间里,幸亏她这些年的工资都存了起来。
折子也没放在空间。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明面上的,明面上的东西姜淳于是不会放在空间的。
也幸亏她把空间和现实的东西分开。
要是当初她为了省事,钱和票都放在空间,而不是存起来,可能她现在真就穷的一分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