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笔下文学 >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 第320章 才人,皇后,皇帝

第320章 才人,皇后,皇帝

李世民“赠”的一声站起,眼晴圆睁,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態。

要知道以往朝代,可从未出现过女子成为皇帝的先例。

即使是权倾朝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也未曾称帝。

结果现在,他大唐竟然出现了一位异姓的女皇帝。

並且,这女皇帝不是別人,而是稚奴的皇后!

“店家,如此说来,我大唐的江山,被这武垦篡夺了?”

李世民的声音,透露著一股森森寒意。

“太宗皇帝,还请淡定一些。”

与李世民想要杀人的心態不同,张泊倒是异常淡定。

“虽然武成为了女皇帝,但是她与一般的篡位,又有些不同。”

已经坐回长凳上的李世民,被张泊的这一番话搞蒙了。

篡位还有其他说法的?

“这位女皇帝的身份,有些特殊,其除了是高宗李治的皇后外,还与太宗皇帝你有些关係。”

张泊摇了摇头。

如果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武则天除了是高宗李治的皇后外,她还是李世民的才人。

名义上,武则天就是李治的小妈。

也就是说,李治娶了妈。

这属实有些炸裂,

而且,这貌似也为后面,李隆基娶儿媳,提供了一个参考。

不得不说,虽然大唐无比强盛,但是在家庭关係这一块,也是没谁了。

“太宗陛下,还请做好心理准备。”

看著张泊煞有其事的模样,李世民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店家放心说便是,我心里有数,恐怕没有什么消息,要比稚奴的皇后成为皇帝还要震撼了。

北虽然李世民说得如此自信,但是,张泊敢打包票,如果他將接下来的事情告知李世民,恐怕,

李世民会露出比之前更为惊骇的神情。

停顿了几秒,张泊这才缓缓开口。

“其实,在歷史中,武垦不仅是高宗李治的皇后,还是太宗陛下你的才人。”

李世民只感觉脑海中传来“轰隆”一声巨响,隨之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直直地愣在原地,时间仿佛就在这一刻静止一般。

“店家,这才人是何意。”

贏政一头雾水地向张泊打听道。

“才人,可以理解成妃嬪。”

才人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当时是指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女子。

直到东汉时期,才成为了皇帝之妾的代称,

“赵佗”不知晓,也在情理之中。

“哦,妃嬪——”

贏政得到解答后,点了点头。

片刻后,贏政便传来一阵惊呼。

“嗯!妃嬪!”

贏政看向身旁愣著的李世民,一脸的惊容。

说实在的,大唐所发生的一切,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什么杀子传弟,一日杀三子,皇后成为皇帝。

现在,他又得知了一个惊天秘闻!

儿子娶了父亲的妃嬪!

这个消息,对於大秦皇帝贏政来说,实在是太过震撼。

以至於贏政此刻甚至都不知该用什么来描述他的心境。

最终,贏政最终只想到四字来形容。

礼乐崩坏。

唐朝,属实有些骇人。

愣神了片刻的李世民,经过了几息的时间,也回过神来。

他依然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切。

“店家,你是说,武是我的才人,稚奴娶了她,然后將之封为皇后,之后,武篡位,成为皇帝?”

李世民向著张泊確认道。

“是的。”

沉默片刻,李世民再度开口,

“那店家,不知武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太宗皇帝你在位时,在太宗皇帝你在位时,武婴其实並未获得多少恩宠,从她才人的封號便能够看出。”

李世民认同地点了点头。

大唐后宫等级,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级首位不必多说,乃是皇后。

皇后之下,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总共四人,又称四妃,正一品,负责辅佐皇后管理后宫。

四妃之下,则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嬪,正二品,负责掌管四德。

九嬪之下,是二十七世妇,负责后宫宴会就寢等事务。

其中婕妤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

虽然二十七世妇地位相当,但是官职大小却有差异,例如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

不说在大唐的后宫中了,就算是在二十七世妇中,才人也是毫不起眼的存在。

“因为没有得到太宗皇帝的宠爱,所以,武垦在宫中当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提升。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她却在这段时间,认识了晋王李治—“

李世民有些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道。

“难不成稚奴—”

此刻的李世民,已经开始怀疑,他的教导方式有问题了。

承乾造反,青雀杀子传弟,如果稚奴再整这一出。

那他將来有何面目下去见观音婢。

喝著茶的贏政,这时候露出了极为感兴趣的神情。

如果,他料想不差的话,接下来,就有好戏发生。

看著李世民欲言又止的模样,张泊大体上也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

他当即摆了摆手。

“这个倒是没有。” “这样就好—”

与李世民的鬆了一口气不同,贏政撇了撇嘴。

这发展怎么和他想的有些不一样啊。

“待到后来,太宗皇帝你驾崩,按照惯例,武与没有子女的妃嬪一道,进入感业寺为尼,为太宗皇帝你念经祈福。”

李世民轻点头颅。

目前看来,一切正常。

“在武为尼期间,正值太宗皇帝你的忌日,李治便前往感业寺上香,然后,便与武重新相识。”

李世民面色一黑。

该来的还是来了。

“而当初,李治的皇后王皇后,看出了李治与武婴两人的特殊关係。

其因为无子失宠,於是便向李治请求,將武纳入宫中,用来帮助她打击情敌萧淑妃。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皱起。

“店家,王皇后是太原王氏?萧淑妃是兰陵萧氏?”

“没错。”

此刻的李世民,有些看不透將来他自己的想法了。

其实,他一直避免皇室与这些士族门阀有太多的牵连。

就如同承乾的太子妃是岐州刺史苏长女,青雀的魏王妃是博州刺史阎立德之女,可以说几乎都没有背景。

而他之所以不选择那些世家门阀,原因很简单,就是担心这些世家门阀出身的女子,容易受到他们背后势力的影响,导致爭权夺利事情的发生。

结果確实如他所想的一般。

“之后,没有任何意外,武婴顺利地进入了后宫当中,接著便是王皇后,萧淑妃,武三人的爭宠,最终的结果,太宗皇帝你也知晓了,武最终成为了皇后。”

“等等,店家,武进入后宫,乃至成为皇后,难不成都没有人反对?”

“反对的声音自然也有,就例如你选择的顾命大臣长孙无忌与褚遂良,都明確劝諫过李治。”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

李世民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这两人是他选中的顾命大臣。

长孙无忌自不必多说,观音婢的兄长,他的左膀右臂,两人算得上自小相识,之后晋阳起兵后,长孙无忌便一路辅佐他,可以说,长孙无忌算得上他成为皇帝的第一功臣。

没想到,长孙无忌竟然还要帮著辅佐稚奴。

褚遂良,李世民同样印象颇深因为褚遂良担任的,是记录他言行的起居郎,加之,他的父亲褚亮,是当初文学馆十八学士。

只是李世民没想到,將来的褚遂良,会成长到顾命大臣的程度。

“如此看来,无论是辅机还是褚遂良都失败了。”

考虑片刻,李世民便得出了结论。

“没错,两人都因此被贬官,最终长孙无忌被迫自杀,褚遂良则一路贬謫。”

“什么!辅机被迫自杀?辅机可是稚奴的亲舅舅!”

李世民又有些不淡定了,不过张泊却依然气定神閒地说道。

“太宗皇帝,你应该为李治感到高兴才是。”

“感到高兴?”

“没错,因为当时的朝堂,以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元老派势大,即使是李治,也多有肘。

而李治借著“废王立武”的事件,想要集中皇权,事实上,李治確是做到了,將皇权集中在他手里,並且还打击了当时势头正盛的关陇贵族。”

李世民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该稚奴感到高兴还是难过。

高兴的是,稚奴凭藉自己的手段,集中皇权,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皇帝。

难过的是,他没有想到,辅机会是此等结局。

並且,他对於稚奴一朝,未来的发展,很不看好。

因为敢於劝諫的人,要么贬官要么被杀害,接下来,恐怕將无人敢劝諫。

而无人劝諫的后果这也印证了刚刚店家所说,稚奴后期,一系列的痹政,

“那武又是如何从皇后变为皇帝的呢?”

“因为歷史上,“废王立武”事件的背后,不止李治一人,准確来说,是李治与武两人,他们两人的关係,有些复杂,一方面,算是夫妻,另一方面,也算是盟友,他们共同完成了“废王立武”,打击了关陇贵族。

而在李治身体有问题,不能处理朝政的时候,便让武帮助其处理政务,这就使得武能够频繁的接触政务,当时,一度二圣临朝。

李世民的脑海中,不由得想到了隋朝的杨坚与独孤皇后两人。

这两位,貌似也能够称之为二圣临朝。

“一切的变化,都要追溯到李治身死。”

“店家,那不知稚奴活了多久?”

“李治活了五十六岁。”

“仅仅五十六岁吗?”

李世民可是记得,他的父亲李渊,可是活到了七十岁的。

“五十六岁,这寿命———有些短了。””

“在李治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武婴辅政。

即位后的李显,非常宠幸他的皇后韦皇后,將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提升数阶,並且说出“將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

李世民眉头一皱,有点想骂娘这李显竟然想將他大唐的江山拱手让出,这还是李唐子孙嘛。

“此事被武知晓后,將李显废除,扶持了另一位皇帝,即先前和太宗皇帝你提到过的唐睿宗李旦。

不过,也从这时开始,武便开始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以皇帝之名发號政令,李旦则被软禁在皇宫中,不闻政事。

不说能够出入宫廷,即使隨意走动都不行,儼然一个傀皇帝。

李唐宗室自然不甘心於此,於是纷纷发生叛乱,不过这一切,都被武婴镇压了下去。

天授元年,即贞观十一年的五十三年后,武垦正式称帝,建立武周。”

“等等,店家,你说建立武周?如此说来,我大唐的国號都没了?”

原先李世民认为,武婴仅仅是一个篡位之人,但是,如果连国號都改了,那就十分严重了。

前汉与后汉之间,就隔了一个新朝,便直接分为了两汉。

“如此说来,我大唐仅仅传承了五代,不到百年就亡了,之后的大唐,是復国的大唐?就像前后汉那般。”

『太宗皇帝,其实大唐与两汉,是有著明显差別的。

因为后汉时期的皇帝,虽然是刘氏宗亲,但是並非前汉皇室,而大唐却不一样,在武婴之后,

当皇帝的,都是先前被废的李显李旦,本质上的传承並无变化。

另外,王莽乃是外戚,与皇族並无血缘关係,但是武婴却不是如此。

后来即位的李显李旦,都是武的儿子,他们虽然不认同武的皇帝身份,但是他们都不否认,武皇后,皇太后的身份。

当然了,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武晚年,確实是有主动还政想法的,但是当时的局势波云诡,为了保险起见,李显等人发动政变,这才从武的手中,重新获得皇位。

而在武婴死后的遗詔中,她也是放弃了皇帝之称,將『则天大圣皇帝”改成『则天大圣皇后』,並与高宗李治合葬在一处。

也正因为如,在我们后世,又將武婴称为武则天。”

武武则天李世民无喜无悲地念叻著这个名字,手指不停地敲击著桌面。

“店家,目前宫中还没有一个叫武的才人,不知道其什么时候才能入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