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替新接手成品仓库的老刘出货,他有事出去了。我对厂长有意见,但没有一点埋怨的意思,工作上应该服从安排。后来才知道他去找老乡因为工资不理想,准备跳槽,寻找更理想的工作,几年来工资都没有增加,有意见是难免对。
厂里因前段时间生意不景气,订单减少没有活儿,就有人出厂了。近段时间又转好了,就是差工人,于是让我用毛笔抄写《招工启事》后,张贴在大门上。
我想到自己的工资一直没有多大起色,就没有心肠多干事,可生产科杨科长又来找我帮老刘出货。我就忍不住多问了一句:老刘到底去哪里?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他可能不来了,你还是要接回这把钥匙,做好心理准备吧。
看来刘闯给我透露的消息是准确的。广西老刘抢走成品仓库的钥匙,还挤进我那间单身宿舍后,我们的心理矛盾一下子就加剧了。此时,他去外面找工作,正是我所希望的。我帮他做点出货工作,也是应该的。
我起早床后到大门外买回早点后,暴雨下起来,把我陷在门外。我很着急,马上就过打卡时间来。我只好冒雨回厂打卡,再回来换了衣服上班。贴出招工启事两天后,来报名的姑娘特别多。我来到人事科,负责现场跟她们填发饭卡,中午就能够吃到香喷喷的热米饭。我干得很开心,因为我不想去为绣花点数而耗费我的宝贵青春。
厂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按照苏书记的安排我提前写了转正申请书后交上去,在会上提交讨论表决,取得了一致通过,按期转正,将上报党委审批后,自己正式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了。我激动,我开心,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我暗地里发誓,今后要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更大的进步。
六月以来的连续几天暴雨,把心情搞得难受。还好,我收到老父亲中旬来信,让我高兴了一些。老人家来信第一句话就是:你跟我寄的一千六百元钱,在五月二十号赶场时收到了,你就放心吧。
接着他说:我取过来就存在银行里,当天还买药用去了45元,医治我拖了好久的风湿病,我此时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节省一笔医药费。我现在的问题就是,腰痛,喘气,左膀子有些麻木,不能下地干活,煮饭就只靠你母亲。平时在周围团转捡柴烧。饮用水是你大嫂负责的。她知道水缸里没有了就跟我们挑一担。今年你大嫂家的秧田全都种上了稻谷,长势不错,靠的是你给她寄的几百元买回的肥料。你母亲今年七十二岁了,身体比以前差,经常吵心口疼,钱都花了不少,经常吃药,还是没有解除。其次,我们当大人的生活用费,都是你寄回的钱维持了,这是你的好思想,我们表示高兴。只是你的个人问题一直不解决,总是我们七十多岁的老人一块心病。你一定在今年好好考虑一下,不能老师这样一拖再拖。你不成家,我们怎么能够放心去呢?最后,需要说的是,你跟学校的勤工俭学合同马上就要到期了,是怎么打算的,一定要跟学校提前联系,不能耽搁。
这封家书让我很沉重。瞬时晴朗的天气变得阴沉起来。我感觉父母都真的年迈体弱多病,我该为他们着想,不仅是寄钱,还得把个人问题早些解决,让他们放心。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是老向校长建议我提前学习公务员考试课程。我把这件事当作现实的重中之重的任务。晚饭后,我骑车专程去北京路,进入一家大型书店购买了一本《国家公务员考试手册》。
月末到来,离香港回归祖国还有最后两天。我在急切地盼望着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的到来。我办七一专刊时,把香港回归祖国列入了重点内容。去棠溪购买几份新报纸回来作参考,尽量将板报办得有看点有特色,吸引领导和职工的眼球。也许这就是我在本厂能够展示能力与水平的最后机会,尽量跟大家留一个深刻的好印象。白天没有完成,晚上还开灯加班,必须保证七一前完成宣传任务。子时后才回室歇息,吃点夜宵充饥。这次不仅办了两块黑板报,还加用了大白纸张贴墙报,用自己学过的美术技能进行了彩色美化。这样,为厂区强化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下午,我刚完成宣传墙报,就接到通知,到厂里参加开座谈会,先让我们吃新鲜荔枝。这是七一的专题会议。
晚上,我到厂外去转悠一下,放松自己多日来的紧张与烦闷,可下起雨来。方久老乡让刘闯来请我去饮酒,我不便拒绝,也欣然答应了。有点二麻二麻时,我坚持不再多喝了。我们在一起以复杂的心情总结一年来直销业务,酸甜苦辣。我们一起到电视厅观看七一专题节目,这是央视关于香港回归的现场直播节目,大家都很认真与专注。这举国同庆的大事件,我们拭目以待。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观看了三个多小时,总算盼来了这难忘的时刻。这是1997年7月1日凌晨,当我和同事们坚守在电视机前亲眼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的那一刻,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与自豪在心底汹涌。那面鲜红的国旗,不仅是色彩的绽放,更是一个民族历经百年沧桑后,终于迎回故土的庄严宣告,让我真切读懂了“祖国统一”沉甸甸的分量。
直播画面里,英国米字旗缓缓降下的瞬间,仿佛历史的尘埃在慢慢落定。从鸦片战争后香港被割占,到几代人不懈的谈判与努力,百年的等待与期盼,都凝聚在这一升一降的对比中。当中国国歌奏响,镜头扫过现场无数热泪盈眶的面孔,有白发苍苍的的老者,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眼中的泪光与笑容,让我深刻感受到回家对于香港、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特殊意义。这不是一场普通的仪式,而是一个国家对历史的交代,对民族的承诺。
更让我动容的,是交接仪式中处处彰显的公平正义,香港区旗上的紫荆花,象征着香港在祖国怀抱中绽放独特光彩。中英双方代表的庄重交接,既体现了历史的尊重,也展现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坚定立场。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经济的崛起,更在于有能力守护每一寸土地,让漂泊的游子重回母亲的怀抱。
这场直播,早已超越了“观看”的范畴。它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亲身参与了历史的进程。如今,再回望那个瞬间,依然能感受到内心的激动。那是属于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祖国走向繁荣统一的重要里程碑,更让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步伐。分享看完了直播,已经是深夜丑时,我和刘闯、阿辉、方久等几个好伙伴,来到我的住处,分享我事先准备好的大西瓜。待他们离开后,我仍然兴奋,没有一点倦意,便打开微型收音机里,听回归新闻,阅读新一期《南风窗》,还在日记中记录下观回归直播的体会,记下这铭心刻骨的时代烙印。
新的一天辰时醒来,迫不及待地骑车去棠溪市场买当天新报。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了,报摊前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恭候新报纸的送来。我见状,立即骑单车转向,直奔新市邮局的大报摊,结果途中电闪雷鸣。在闷热中,我汗水直冒。刚到邮局门口,暴雨大作。我无奈之下,把雨衣取出来穿上,等待新报到手中。终于排到书摊了,一下就购买了《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周末》厚厚的一叠留有墨香的有纪念意义的沉甸甸的图文并茂的新报纸。冒雨满载而归,回到寝室,快乐地翻阅起来。当日还写了一篇叫《拾金不昧的好司机》的文章,以纪念这难忘的一天。
一切恢复平静后,我开始认真学习报考公务员复习课程。厂里终于发善心了,我领到了上月的超产奖112元。不久,我看见厂大门口有一位高高的美女在看招工启事。这无疑让我眼前一亮。她对着我,手一招,喊了一声:大哥,你们厂真的要招工吗?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是的。
她又问:我可以先进厂里看看再应聘吗?
我回答道:你等等,我去跟门卫打声招呼。
她随我进来,带去人事科找何姐面试。我没有想到何姐说了一句让姑娘意外的话:你这么高,这么漂亮,进车间做车位工愿意吗?
姑娘说:我一起在酒店干过,觉得上深夜班,不方便,所以就来进厂了,先给我一个机会干干,还是学点技术好些,你说呢,大姐?